2022年,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通车,中国工程师耗时8年,创造奇迹

你的位置:鸿博体育版APP网站 > 新闻动态 > 2022年,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通车,中国工程师耗时8年,创造奇迹
2022年,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通车,中国工程师耗时8年,创造奇迹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3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印度耗资百亿卢布的阿格瓦尼-苏丹甘吉大桥在六月四日再次坍塌,这是它一周内第二次倒塌。大桥的垮塌,让当地民众担忧不已。

印度基础设施再次暴露出严重问题,这次坍塌就是例证。印度人虽然自信满满,却似乎难以正视自身建设能力的不足。

2022年,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,中国团队出色完成了这个孟加拉国项目。印度对此反应强烈,质疑为何不选择印度公司承建,还强调印孟两国关系更密切。

帕德玛大桥对孟加拉国意义重大,就像南京长江大桥当年对中国一样,这几乎是无需赘述的。

如此重要的项目,印度能胜任吗?这项目分量太重,大家心里都打鼓。交给印度,风险会不会太大?毕竟,这么重要的任务,得找靠谱的才行。

帕德玛大桥意义重大,这和孟加拉国的国情息息相关,要理解这点,我们得回溯到1945年。

1945年二战结束,英国元气大伤,昔日辉煌不再,殖民地纷纷独立,印度正是其中之一,它摆脱了英国的统治。

英国撤离印度前,玩了个两面三刀的把戏,把这个曾被他们统治的国家硬生生拆成了两半:一个印度,信奉印度教;另一个巴基斯坦,信仰伊斯兰教。

英国看得很清楚,印度发展壮大,迟早会成为英国,甚至整个欧洲在南亚的劲敌。所以,只有持续不断的宗教冲突才能有效牵制印度。

印巴两国独立后,没几年就打了起来,为了地盘,为了宗教信仰,甚至因为古代文化归属问题,冲突不断,完全印证了英国人的预料。

多年争端尘埃落定,印度略占上风。与此同时,巴基斯坦却深受内部民族冲突困扰,局势动荡不安。

孟加拉地区,其实就是巴基斯坦的东边。

这地方很特别,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底蕴。虽然印度曾统治过这里,可当地人始终保持着自身鲜明的特色,在印度内部显得与众不同。

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家时,孟加拉成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,叫东巴基斯坦。

巴基斯坦统治者推行统一语言,孟加拉人民强烈不满,抵制行动此起彼伏。

巴基斯坦执政者强推乌尔都语为官方语言,孟加拉地区在政府部门几乎没有话语权,这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地区矛盾。巴基斯坦政府的官员多是西巴基斯坦人,孟加拉人的声音被边缘化,他们的利益长期被忽视,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,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。

巴基斯坦政府大力发展西部,资金几乎都投向了那里,孟加拉地区却长期被忽视,这种做法无疑是以孟加拉地区的牺牲换取西部的繁荣。

1971年,孟加拉爆发了独立战争,战火纷飞。

一九七二年一月,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诞生了。印度鼎力相助,孟加拉的独立之路才如此顺利。

印度巴基斯坦之间,领土问题由来已久,如今巴基斯坦若失去近半国土,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件好事。

印度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,在许多外国人眼中,常常混为一谈,不少人觉得孟加拉国只是印度或巴基斯坦的一部分,这其实是个普遍误解。

孟加拉国刚独立那会儿,跟印度关系确实铁。国家间的交往,说到底,还得看具体情况。

孟加拉国跟印度巴基斯坦的关系,说白了,一直都有各自的麻烦。

巴基斯坦曾想同化孟加拉国,手段粗暴,带有排挤和歧视意味,这导致孟加拉国对巴基斯坦心存芥蒂,双方矛盾由此加深。

印度和孟加拉国关系紧张,根源在于宗教差异。孟加拉地区曾属于巴基斯坦,原因很简单,那里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。

印度和孟加拉国,短暂的和平或许可以维持,但要成为长久盟友,恐怕很难。彼此的国情注定了这种局面。

帕德玛大桥如此重要,孟加拉国选择中国企业而非印度,这其中有什么缘故?也许是中国的建设实力更让孟加拉国信赖,也许是中国的方案更符合孟加拉国的需求,又或许,两国间的合作基础更加稳固。最终的答案,可能只有孟加拉国自己心里清楚。

中国声名远播的“基建狂魔”称号,正说明了这件事的缘由。

中国基建实力强劲,全球闻名,“基建狂魔”的称号,美国也当仁不让。

一战期间,美国靠战争大发横财,赚得盆满钵满,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到了二战,美国更是摇身一变,成了全球军火供应的中心。

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,即使是1929到1933年间,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依然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,为稳定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联邦政府当时在公共工程上的投入,高达令人咋舌的180亿美元,这笔巨款确实令人印象深刻。

二十世纪,美国大兴土木,数百万英亩的公园绿地拔地而起,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,一个个机场繁忙运转,学校遍地开花,真可谓是当时全球基建的领头羊。

长津湖战役,1950年的严寒让中国看到了美国强大的基建实力,这深刻地影响了我们。但真正点燃中国基建热情的是2008年那场灾难,它让中国迅速发展基建,从此成为举世闻名的“基建狂魔”。

两千零八年一月,南方遭遇了罕见冰雪灾害,气温骤降,雨雪冰冻,一片凄寒。

南方骤然降临的暴雪,冷得人直哆嗦,不少人头一回体会这种彻骨寒意。铁路和高速公路也瘫痪了,交通全乱套,受灾的省份多达二十个。

广东浙江这些地方,外来务工人员特别多,铁路要是瘫痪了,很多人就回不了家过年了。这对于他们来说,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
广州杭州火车站挤满了人,几十万人回不了家,很多人连站都进不去。

旅客们被挡在了火车站外,行李箱堆在身边。一家老小挤在一起,也有独自一人默默站着,饿了就啃啃准备带回去的家乡特产,权当补充体力。

回家的火车票,就是他们吃苦耐劳的动力,再苦再累都值得。

中国人天生就互帮互助,灾难面前,大家紧紧抱成一团。受灾群众互相照顾,孩子老人有人照料,缺粮了就合伙买菜做饭,处处体现着这种精神。

暴雨肆虐,四十万军警火速赶赴灾区救援,南方电网的抢修人员争分夺秒恢复电力供应,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工作,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
二月六日,铁路恢复通车,滞留站内站外的几十万人终于回家,吃上团圆饭。

2009年,中国高歌猛进,基础建设项目遍地开花,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“基建狂魔”。

川藏铁路通了,贵州山区的高速公路也修好了,中国人过年不再为能不能回家发愁,转而纠结坐哪种交通工具更方便快捷。

中国电力设施防冻设备和预警系统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,火车站再也不会出现几十万人受冻挨饿的场景了。

新冠疫情暴发,武汉火神山医院十天建成,这速度让全世界都惊呆了。更厉害的是,整个建设过程全程直播,中国人看得见,外国朋友也能实时观看。

中国如今站在世界舞台中央,这份底气源于多年的深厚积累。回望2013年,美国和日本都望而却步的棘手项目,却被一家中国企业果断接手。

孟加拉国2013年宣布建设帕德玛大桥,投入巨资44亿美元,吸引全球基建企业参与竞标,场面盛大。

帕德玛大桥的建设,绝非易事。工程难度巨大,挑战重重,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才能最终建成。

孟加拉国希望这座大桥连接首都达卡与南北其他城市,方便民众出行,彻底改变当地交通状况,进而促进经济发展,这是他们的要求。

帕德玛河,孟加拉的母亲河,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,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,船只穿梭往来,连通着各个城镇,方便人们出行。

水路运输曾经占据交通主导地位,如今铁路公路发展迅速,出行更方便快捷,人们对运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,水路运输已渐渐落后。

跨越孟加拉国城市,耗费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,这很常见。 人们最急切的期盼,几乎都指向交通改善。

帕德玛大桥对孟加拉国意义非凡,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,所以即便国库吃紧,政府仍拨款44亿美元修建它,目标是彻底解决交通难题。

达卡帕德玛河上建桥,难度超乎想象。各国专家实地考察后,河道情况比预期更差,真要接下这个项目,恐怕连成本都收不回来。

帕德玛河与众不同,河床全是松软泥沙,很容易被河水冲走,水流速度更是惊人,足有5米每秒。

美日两国退出竞标后,竞争对手只剩下中国和韩国、法国等几家企业。最后,中国企业赢得了这个项目。

帕德玛大桥,孟加拉人民心中的梦想之桥,在2015年12月正式动工,建设就此开始。

帕德玛大桥六月通车,孟加拉人民喜极而泣,很多人激动地亲吻桥面,八年建设,梦想之桥终于通车,这标志着孟加拉人民的梦想正式起航。

这座大桥耗资30亿美元,比最初预算的44亿美元节省了14亿美元,真让人意外。

孟加拉国即将摘掉“最不发达国家”的帽子,升级为“发展中国家”,这背后,一座耗资44亿美元的大桥功不可没,当初的巨额投资如今看来,是多么值得。